图册展示
副标题

海门是张謇文化的发祥地/周至硕

海门是张謇文化的发祥地

□ 周至硕


张謇先生逝世将近百年,然而,后人一再虔诚为他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研学效法。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极其旺盛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发祥于张謇故里——海门,弘扬于大江南北,五洲四海。

张謇先生在《啬翁自订年谱》的开篇写道:“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五月二十五日,卯时。生于海门常乐镇今敦裕堂前进之西室。”

敦裕堂,是张家老宅的堂号,敦,厚道、诚恳;裕,有衣有谷,富足之意。可见,厚道诚恳,是张家立身处世的准则。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中回忆:清咸丰六年(1856),“通海大旱,蝗自北至,作风雨声,辄蔽天日,落地积厚二三寸,户外皆满。先君、先母指谓此害人物。饥民满道,见袖饼啮者辄攫。先母杂蚕豆作饭,见乞者恒辍箸予之。余时能俯槛拾棒击蝗矣。”文字记载咸丰六年,通海干旱,又遭蝗灾。街头乞丐抢夺食物,母亲把自己碗里的蚕豆杂粮饭分给逃荒的吃。四岁的张謇就拾起小棒,伏在门槛上击打蝗虫。父母的言传身教在他幼小心灵里产生了鲜明的善恶观念,埋下了仁爱的种子。

张謇五岁时,父亲张彭年就教读千字文,他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次年,父亲就送张謇弟兄三人到邻居邱氏私孰读书。张謇十二岁时,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决定自设家塾,教室起名“仿陶书屋”。张謇在自订年谱里是这样的记载:“十二岁,先君于住屋外别治一室,室外有五柳,因名仿陶书屋。”张謇父亲希望孩子们能成为像五柳先生陶渊明那样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张謇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十二岁时,就能以气势磅礴的下联“我踏金鳌海上来”,应对宋先生“人骑白马门前去”的上联。十五岁以前,就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易经》《仪礼》《尔雅》等经典古籍。十六虚岁就考中了秀才。

张謇尊孔重儒,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他决不只是读几句书、做几篇文章就算了事,他主张学行一致,以行践学。

考中秀才之后,张謇的社交圈子不断扩大,结识的大都是品行端正、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青年才俊。他们除了读书治学之外,怀抱高尚志向,协助地方政府为乡里做公益事业。张謇说:“士负国家之责,必自其乡里始”“謇虽至庸懦,而矫正地方风俗,引为己任,必自细微积至高大也”。

清代末年,织布销售,是海门农户的一条生计,但是当时税赋沉重,民生困顿,张謇就和海门厅贡生沈燮均(18411911,字敬夫)商议,作《呈请代奏核减海门花布厘捐禀》,请求官府减轻海门农民的负担。

光绪元年(1875),海门下沙(海门东部地区)灾情严重,十一月三十日,张謇与三哥张詧(18511939,字叔俨),招集乡里同学好友,在自己家里商量赈灾事宜,当日有日记曰:“与树亭丈、子青言,则二君慨然助百石之粮”。

光绪十七年(1891),海门梅雨泛滥成灾,张謇向两江总督面陈灾情,提交《请提积谷息款赈海门下沙灾区呈》,要求赈灾济民。

为了让贫困人口免受荒年忍饥挨饿之苦,张謇在家乡发起设立慈善机构社仓,在收获季节购粮进仓,遭遇荒年,把粮食平粜或出借给饥民,帮助灾民度过饥荒。

张謇还为家无寸土、无处下葬逝者的平民和客死海门的流浪汉修建公厝堂、溥善堂……

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后不久,父亲过世,回乡丁忧。适逢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为了救亡图存,张謇毅然决定开辟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身居海门老垞,手绘以纱厂为核心的大生集团蓝图。

张謇在海门创办了拥有4000工人的大生三厂,创办了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的颐生酿酒厂。他以工厂企业所得收益创办学校,做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

在张謇仁德善行的影响下,海门地方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开明绅士群体,如和张謇一起发起修筑“赵亭”的师山书院院长沈之瑾(字仲瑜,18331903)改造师山书院为中西学堂、创办麒麟中学前身启秀小学的龚世清(字绍康,18471916)、为民请命刚正不阿的“孝威先生”杨点(字梅汀18471923)、被张謇喻为左膀右臂的垦牧功臣张云梯(字如峰,18451914)、担任南通警察学校第一任校长,为苏北垦牧事业、海门交通水利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张佐虞(字树典,18731932,张如峰儿子)等等乡贤善士,他们在张謇的带动下,为地方管理、为乡亲生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发展乡贤队伍,培育自觉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风气,张謇把造桥和尚施艮六、长工王世麟等平民百姓,乐意为公众服务的事迹撰写成文,发表在当时的《申报》《通海新报》等报刊杂志上,呼吁大家关注社会公共空间,共同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他兴建推广民众教育馆,教化普通群众,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并付诸行动。张謇还把常乐镇关帝庙的猛将殿、城隍殿改为观泽堂,纪念“曾文正、曾忠襄、沈文肃、通州牧孙公、厅丞徐公、桂公诸名宦之有惠政于海门者。并刘、秦、赵、戴、徐诸乡贤”。为海门的地方官吏和士绅群体树立榜样,鼓励他们学习先贤,为社会服务,为百姓着想。

张謇一生心系天下百姓,放眼社会公共空间,醉心于慈善公益事业的理念和实践,以及地方官吏、士绅群体、平民百姓的认同和效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现象,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的、称颂的、倡导的。

1926824日,张謇先生因病于南通濠南别业与世长辞。26日,治丧处于濠南别业举行会议,决定凡是张謇生前常驻之地,如东奥山庄、西山村庐等处,皆设神位、肖像供奉。海门常乐镇是张謇的诞生地,有同样的供奉,并定于“头七”这天,将张謇的神位和肖像专程送至海门常乐镇老垞。

29日下午5时,南通张謇先生治丧处用大达内河航运公司的小轮把先生的神位、照片等专程送往海门。次日凌晨2点,小轮抵达四杨坝,然后将张謇的神位、肖像等接上岸,暂供于专门设立的帐篷内。7时许,天气阴沉,细雨绵绵,天地含悲,地方各界人士一行聚集四杨坝,还有大生三厂派遣的高级职员和实业警卫团40余人参与迎接。10时许,先生的肖像迎入青龙河的船上,向南行驶,下午12点半抵达常乐镇。

上岸后,迎接队伍有头锣开道,紧接着贫儿院军乐、粗乐(锣鼓乐队)、万民伞、细乐(弦乐队)、衔牌、红黑高帽、十番、提炉、先生神像、神位轿子,然后是乡绅团、教育团、农团、工团、商团、军警团,最后是家属等,队伍蔓延长达一里多路。先生身着大礼服的肖像,是一帧高与屋檐齐平的全身放大照片。

街道两侧商店,家家有香案摆祭,店铺站满了故里的乡亲父老。迎像队伍特别浩大,海门地方的丧礼民俗特别浓郁,迎接仪式特别隆重,空前绝后。

先生遗像迎进扶海垞尊素堂,供于大厅,开始公祭活动。吊唁团体鱼贯叩首致哀。然后到签名处,自行签名,张府发白孝布一块。厅中设单拜垫,还设可五人一同叩拜的长垫。叩拜后午餐。公祭活动由海门知事周恩绪主持,祭毕已经是午后二点时分。

张謇先生神位回归故里垞第的消息在海门地方影响很大,因此,四面八方来常乐镇的百姓不下万人,如果用如丧考妣一词形容此刻故里乡亲的心情毫不为过。

92日,上海《时报》第3版上刊载了一篇署名紫琅,题为《张季直遗像来常纪》的文稿,记述了海门各界人士在扶海垞内为张謇举行公祭的过程。

张謇逝世后,故里百姓与社会名流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张謇逝世十年之际,地方绅民动议要为他兴建祠堂,经地方官府同意,决定把常乐镇关帝庙后殿改建成张公故里祠堂。至今完好保存于张謇纪念馆的《张公故里祠堂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碑文开篇写道,乡里人民为怀念先贤,计划立祠堂纪念。无奈“国家多故,民生厄隘,海门复比岁螟域,宏规大起,力惧不克任”。于是考虑“社庙即关帝庙,有后厅九楹可改建,庶费省,事易集。”由此可见,当时以关帝庙后厅改作张公祠是权宜之计。那么,为什么故里百姓在生计十分艰难之际还要建立张公祠堂呢?碑文写道,张謇先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不但全县全国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在欧洲、美洲也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先生开创的业绩,我县百姓受惠最深。为张謇先生设立祠堂来纪念他,可以激发后人向往追慕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弘扬张謇的伟大精神。碑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故里人民对先贤的崇敬仰慕之情,希望故里后人继承张謇为“国计民生”深谋远虑,身体力行的优秀品质。碑文末了,还表达了立祠时的愧疚、期待之意:“异日,有大力者……以隆体制,以壮观瞻,与‘高义园’辉映江南北……”当时的人们就盼望日后有能力、有作为的人为张謇建立专祠,扩大规模,给人雄伟的印象,像范仲淹的祠堂“高义园”一样,辉映于大江南北。

张公故里祠堂,于1936年农历八月落成,九月初二是张謇十周年忌日,先生的牌位、遗像被恭恭敬敬迎入祠中,并用酒饭祭奠成礼。时任民国政府主席的林森为张公故里祠堂牌坊亲笔题写“张公祠”,祠堂内悬挂不少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匾额,蒋中正也有题匾“山高水长”高悬于祠堂。

张公故里祠堂,使故里后人、社会各界人士有了瞻仰祭拜先贤的公共场所,这是海门地方卓而不群的张謇文化篇章。

张公故里祠堂落成后的几十年,我们的国家多灾多难,外患内乱,连续不断,张公祠堂饱经风霜,日渐破败。1969年,关帝庙以及张公祠被夷为平地。

然而,张謇的英名及其道德风范、丰功伟绩永远留在海门百姓的心中。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战争与动乱的经历,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获得的经验,让人们越来越感到我们的国家太需要张謇这样一生为了国计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企业家。我们的国民太需要张謇这种胸怀大志、崇尚务实的精神领袖作为学习的榜样。于是,1986年,地方政府在张公故里祠堂旧址建造张謇史料陈列室,1995年进一步扩建,1999年正式成立海门市张謇纪念馆。著名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费孝通题写馆名。

2009年起,张謇文化开发建设工程在地方政府的筹划下全面铺开,扩建张謇纪念馆、重修张公祠堂、营造颐生文博园、翻造常乐镇老街,复建敦裕堂,形成张謇故里景区。如今,张謇故里景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各届人士数十万人次,是传播研学张謇文化的重要殿堂。

特别是202011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参观了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后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习总书记对张謇的高度评价,为海门的张謇文化注入了无比强劲的活力,海门地方政府顺势发力,推进张謇纪念馆二期工程——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这个研学中心,新增一幢9700多平方米的二层大楼,楼内有张謇生平事迹介绍、后人研究评述展陈,有青少年研学活动场地和设施。这个研学基地,有机整合张謇故里原有景点,集参观旅游、考察研学于一体。目前,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大楼布展基本竣工,即将对外开放,这个研学中心,将是弘扬张謇文化的人文高地,是培养新时代张謇式优秀企业家的梦寐摇篮,是海门张謇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新高度。

在海门,以张謇命名的学校、公园、道路、建筑以至住宅小区、楼宇,比比皆是。

在海门,张謇研究机构和纪念社团,自2003年海门张謇研究会成立后,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在海门,张謇研究专家,学者,人才辈出,崭露头角。

海门的专业刊物、专著,享誉遐迩。

海门的张謇研究活动、纪念活动,如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海门张謇文化艺术周等等,引起全社会关注,众多国内外大家聚会海门,缅怀先贤善行仁德,共话张謇精神现实意义。

现在,海门还有两个行政村的名字,是张謇文化海洋里的经典小故事:孝威村、玉竹村。

孝威村位于三厂镇北郊,这个村名,是张謇赞颂当地居民杨点孝敬继母、不畏强权,谥号“孝威先生”而得。杨点(18401923),字梅汀,家住凉帽店。他身怀医术,十分孝顺继母。他为人刚直,敢于和地方官府的邪恶势力斗争,被诬盗魁罪名,秋后问斩。张謇为了申张正义,援手危难,替杨点昭雪平反,为乡人树立了一个刚毅正直的榜样。

杨点逝世后,张謇亲题《孝威先生》木质匾额,送至杨宅,颂扬杨点正直无私、孝亲敬老的品德。之后,杨点所在村命名为孝威村。

玉竹村的名字也有久远历史。清末民初,张謇在南通地方践行地方自治,推行“村落主义”,推动乡村振兴。为了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他先为乡亲父老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田状元”,“田状元”本名刘炜(18251914),小名旦诞,种田能手。张謇鼓励他培育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带领乡亲种粮植棉,栽桑养蚕,种植中药材,发展多种经营,一起致富。1910年,南京举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张謇推荐刘旦诞参加。会上,刘旦诞带去了他培育的大红袍赤豆、旱稻种、白沙枇杷、玉竹等优良农产品参展,并获得大奖。从此,中药材玉竹的种植很快得到推广,当地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玉竹专业种植村。玉竹村由此得名,并且成了海门地方的永远记忆……

张謇文化中,有村名由来的小故事,也有与国家战略相关的大品牌。2009年,国务院正式把江苏沿海发展列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是南通、盐城、连云港三个城市的东部地区,正是百年以前,张謇为了“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为国家增岁入之赀,收本富之利”,发起开发黄海荒滩,围海造田的地方,南起长江口,北至陈家港,南北长600多华里,东西宽百里的苏北沿海一带,后人称为江苏黄金海岸。张謇,为今天江苏沿海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做了基础性工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张謇文化具有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家国情怀,这是张謇文化历久弥新,日益灿烂的根本原因。

(作者单位:本会)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