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张謇研究会、历史学会
举办第十二期《张謇全集》研读沙龙
1月5日下午,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研究会与南通市海门区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期《张謇全集》研读沙龙在张謇研究会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为研究会新年首场活动,由徐俊杰副会长主持,会员龚郑勇老师导读,研读篇目为张謇《变法平议》中的教育部分。
《变法平议》是张謇先生写于1901年的一篇重要文章,时值晚清庚子之役之后,逃到西安的清政府上层希望通过新政来度过眼前的政治危机,以重新获得统治合法性资源。在此大背景下,张謇等人颇受鼓舞,他们分别围绕在刘坤一和张之洞的周围,真诚地为新政出谋划策。应刘坤一所邀,张謇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写成《变法平议》,文章从国家艰危形势出发,按中央政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职能分类,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礼部之事八项,关涉教育者为:普兴学校,重视基础教育的普及,也注重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酌变科举,将科举取才逐步过渡为学校育才;学堂先学画图;译书分省设局;权设文部总裁;明定学生出身;派亲贵游历。
龚郑勇老师首先对《变法平议》的教育部分进行了分析,指出教育部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并结合科举发展的历程,分析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科举存废都面临着的巨大风险;然后结合史料分析张謇在处理“废科举,兴学堂”过程中提出的较为稳妥的过渡办法;最后结合同期海门教育及海门师范的部分史料,来对照张謇这些教育主张在现实运作中的利弊。龚郑勇老师最后总结说:“秦晖说,教育有问题,但不一定是教育的问题。教育只能解决其场域内的问题。在整个体制未有根本性改变的大前提下,匆忙进行教育改革,只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修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晚清新政,大家并没有意识到改革的前提是对专制皇权进行有效制衡和约束,所以,匆忙进行废科举新学堂的行为反而增加了社会民众的经济负担,进一步造成了大家对清政府的离心离德,使其统治进一步失去了合法性,民众也更自觉地站到了其对立面上,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环节,大家纷纷各抒己见,并结合文本中的一些段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张裕伟会长做了点评总结,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的质量,并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该文代表着张謇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认识水平,既是张謇以往思想认识的全面总结,也对今后的事业展开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学界虽对此文十分关注,但深入研究还不够,值得进一步探究。希望研究会同仁就张謇类似重要文章开展集中探讨,以不断深化对张謇史事和思想的认识。
(文:龚郑勇;图:张新庆)